核桃油精煉設備工藝流程一般包括:毛油→脫膠中和工段→脫色工段→脫蠟工段→脫臭工段→成品油,其中脫臭處于最后的處理步驟,目的是去除油中的異味物質,改善油脂風味和品質。但油脂中氣味組成分的量很少,一般不超過油重的0.1%。然而油脂脫臭過程中的實際損耗遠高于該值,那么油脂精煉脫臭過程中都有哪些損耗呢?
油脂精煉脫臭在任何情況下,蒸餾引起的損耗均取決于脫臭時間、通氣速率、操作壓力和溫度、油脂中游離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的含量以及甘油三脂肪酸酯的組分等因素。在汽提脫臭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油脂是由于飛濺在汽提蒸汽中而損失的。因此,脫臭總損耗包括蒸餾損耗和飛濺損耗。
消耗一:蒸餾損耗
1.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酸在除臭過程中最容易蒸餾出來。隨著脫臭工藝的深入,油脂中原有的游離脂肪酸在脫臭后幾乎完全消失。蒸餾損失應包括脫臭前游離脂肪酸的含量。
2.水解脂肪酸。汽提蒸汽不可避免地會引起一些油脂的水解,所以這部分脂肪酸也就構成了蒸餾消耗。
3.甾醇和其他不皂化物。雖然這些物質比游離脂肪酸更難揮發,但它們在脫臭餾出物中占一定比例,其損失取決于油脂精煉脫臭過程中的溫度。以大豆油為例,在較高的脫臭溫度下,大豆油的脫除率約為60%,而在一般操作條件下,脫除率較低。
4.中性油脂。中性油在油脂精煉脫臭過程中揮發性更小,但中性油是脫臭油的重要成分,因此難免會有一部分被蒸餾掉。中性油脂的流失與脫臭條件有關。當操作壓力低且溫度高時,損耗高,反之損耗低。
消耗二:飛濺損耗
在許多脫臭裝置中,汽提蒸汽的機械作用引起的油脂飛濺是脫臭損耗的另一個重要方面。由于蒸汽體積膨脹會產生相當大的動能,這種能量導致油滴沖出擋板進入排氣管,排氣管橫截面小,蒸汽速度大,會使油滴繼續被氣流帶出除臭罐,造成損失。因此,在不同的油脂精煉脫臭壓力下,當直噴蒸汽噴射速度超過一定極限時,油滴飛濺損失會迅速增加。因此,脫臭時的蒸汽通過率不宜過高。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油脂、設備以及不同的操作條件,其脫臭總損耗是不盡一致的。因此為了能提高核桃油的成品質量,不僅操作員需要在生產中不斷學習,油脂精煉設備廠家也要不斷優化精煉設備工藝,為獲取高質量油脂做好準備!
Copyright @ 1988-2024 河南華泰糧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4085556號